突破壁垒!新技术让铝线强度与导电性“握手言和”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14

  通讯员 蔡松林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都芃

  导线的强度和导电性仿佛一对冤家,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近日,历经六年科技攻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突破了铝线强度与导电性相互掣肘的天然壁垒,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铝线制备工艺——超低温往复剪切变形。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半硬铝单线中制备出纳米析出相,在铝线导电性略有降低的基础上,将半硬铝线的抗拉强度提高70%以上,实现了铝线强度与导电性的兼容调和。

  导线强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的技术经济性,节约铁塔钢材用量;导电性的提升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输电线路电能损耗,增加输电效能。但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天然壁垒,架空导线导体强度的提升通常伴随着导电性的急剧降低。纳米科技被认为能够突破常规金属材料的性能极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国电科院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铝导线纳米化机理研究,通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预扭转试验平台,开发出超低温往复剪切变形这一新型的铝线制备工艺,首次研制出纳米析出相半硬铝单线。在导电率不低于61.5% 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的前提下,该半硬铝单线突破了国际公认的半硬铝单线拉伸强度110兆帕关口,达到了190兆帕,强度提升70%以上,实现了导电性与强度的协同提升。

  研究人员表示,以档距500米的500千伏角钢直线塔为参考,在输电线路其他设计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本技术提升铝线强度至190兆帕时,输电线路弧垂可减少14%,铁塔高度降低2.4米,每基铁塔可节约钢材12吨。以此推算,该新型铝单线全面应用后每年可节约铁塔钢材1200万吨以上,炼钢耗能减排二氧化碳2000万吨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

关闭
二维码

关注学会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访问学会
手机版